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 > 正文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七课原文,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七课原文及翻译

bsmseo 发布于2024-10-03 09:20:53 高中语文 23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七课原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七课原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锦瑟无端五十弦是哪一课?
  2. 春望必修几?
  3. 典故`亢旱三年`的出处是什么?典故`亢旱三?
  4. 高一语文必修三第六课琵琶行序言部分交代了什么,为全诗?
  5. 与妻书是必修几的课文?

锦瑟无端五十弦是哪一课?

“锦瑟无端五十弦”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这首诗被选入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七课《李商隐诗两首》。此外,也有观点认为这首诗是八年级的课文。这首诗历来因其主题众说纷纭、用典颇多而显得晦涩难懂,被诗家称为“一篇《锦瑟》解人难”。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七课原文,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七课原文及翻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春望必修几?

春望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5课。

《春望》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七课原文,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七课原文及翻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七课原文,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七课原文及翻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该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典故`亢旱三年`的出处是什么?典故`亢旱三?

原来是指《汉书 于定国传》 记东海孝妇蒙冤被杀,郡中大旱三年。后来刘向《说苑》、干宝《搜神记》里都有关于东海孝妇的故事。

在《窦娥冤》中窦娥曾引此例为誓愿。

原文:【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欺,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誓愿明题遍。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见高中语文,必修四

高一语文必修三第六课琵琶行序言部分交代了什么,为全诗?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与妻书是必修几的课文?

《与妻书》在高一语文书必修2第17课中。《与妻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

他把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对妻子亲人的爱和对国家人民的爱连为一体,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没有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幸福。全文感情真切,笔调委婉动人,读后令人荡气回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七课原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七课原文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vgjtz.cn/post/119981.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