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 > 正文

高中语文必修5第4课课文,高中语文必修5第4课课文朗读

bsmseo 发布于2024-10-13 20:19:50 高中语文 24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语文必修5第4课课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高中语文必修5第4课课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高中语文必修5《说“木叶”》中,“木叶”和“树叶”有什么区别?
  2.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里的所有古诗词和文言文,都有哪些?
  3. 高一语文课本上的名著导读有哪些?

高中语文必修5《说“木叶”》中,“木叶”和“树叶”有什么区别?

“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荫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木”,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高中语文必修5第4课课文,高中语文必修5第4课课文朗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3.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到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并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说‘木叶’”的拟题应该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高中语文必修5第4课课文,高中语文必修5第4课课文朗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里的所有古诗词和文言文,都有哪些?

必修一

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5第4课课文,高中语文必修5第4课课文朗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沁园春·长沙

烛之武退秦师

荆轲刺秦王

鸿门宴

必修二

人教版

《诗经》两首(氓、***薇)

离骚

孔雀东南飞并序

诗三首[涉江***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兰亭集序

赤壁赋

褒禅山

必修三

人教版

蜀道难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

琵琶行并序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其二)]

寡人之于国也

劝学

过秦论

师说

必修四

人教版

窦娥冤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

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

廉颇蔺相如列传

苏武传

张衡传

必修五

人教版

归去来兮辞并序

滕王阁序

逍遥游

陈情表

高一语文课本上的名著导读有哪些?

《大卫·科波菲尔》名著导读 作者是英国作家狄更斯。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自幼受尽继父的虐待,因反抗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母亲死后,就被送去当童工。后在姨婆的抚养下成为名作家

《家》名著导读 艺术成就:《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

“名著导读”课在高中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它的内容是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下面给大家带来高中语文名著导读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必修一:《论语》《大卫 科波菲尔》

必修二:《家》《巴黎圣母院》

必修三:《红楼梦》《高老头》

必修四:莎士比亚戏剧,《谈美》

必修五:《三国演义》《堂吉诃徳》

这是人教版的,如需其他版本的还可再留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语文必修5第4课课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语文必修5第4课课文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vgjtz.cn/post/122426.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