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 > 正文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课诗词,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课诗词翻译

bsmseo 发布于2024-12-04 20:45:46 高中语文 4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课诗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课诗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五年级上册四单元全部古诗?
  2.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的古诗词?
  3.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意思?

五年级上册四单元全部古诗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古诗有:

第一首

《示儿》——  南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二首

《题林安邸》 ——北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第三首

《已亥杂诗》——清 龚自珍

***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的古诗词?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 :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游园不值

[ 宋 ]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古诗三首》

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意思?

古诗三首

山行

[唐]杜牧

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字牧之。晚唐杰出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意: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

《山行》描写了深秋时节,作者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②赠刘景文

[宋]苏轼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澈并称“三苏”。

荷尽已与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傲雪斗霜。朋友,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哇!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

《赠刘景文》通过对“荷枯、菊败、橙黄、橘绿”的描写,突出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雪凌霜的气概,间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佩之情。

③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作者简介: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他是江湖派诗人,以七言绝句最佳。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意:萧萧秋风吹落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想起自己的家乡。料想是小孩在逗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描写,抒发了作者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情感。

《山行》: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赠刘景文》: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夜书所见》: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课诗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课诗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vgjtz.cn/post/132689.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