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 > 正文

高中语文必修读书(高中语文必修读书笔记)

bsmseo 发布于2023-08-31 01:42:01 高中语文 47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语文必修读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高中语文必修读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五年级上册语文25课古人谈读书的意思?
  2. 四年级语文上册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时的背景?

五年级上册语文25课古人谈读书的意思?

一节选《论语》

高中语文必修读书(高中语文必修读书笔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聪慧并且喜欢读书的人,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问问题而感到羞耻。

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的表现。将知识牢记在心,学习不感到满足,教诲人不感到疲倦。

高中语文必修读书(高中语文必修读书笔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节选朱熹

我经常说读书要做到三到:心到,口到,手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到。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意朗诵。就绝不会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的,心思在读书上了,眼睛和嘴巴也会到位。

高中语文必修读书(高中语文必修读书笔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节选曾国藩

盖知识阶层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了志向就一定不会甘心做一个下等的人;有了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窥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就一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的意思是要聪明勤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习耻。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他的意思是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学到了还怕会丢失。

四年级语文上册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时的背景?

1910年东北是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

伯父的一句“中华不振”让在模范学校读书的周恩来感到疑惑不解。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他来到了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外国租界地,看到有人在那里吵嚷。原来是那些耀武扬威的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得意扬扬的外国肇事者,反而训斥中国妇女。于是周恩来在心里立下了振兴中华的抱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语文必修读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语文必修读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vgjtz.cn/post/14900.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