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 > 正文

高中语文必修五测验(高中语文必修五检测题)

bsmseo 发布于2023-10-02 02:45:55 高中语文 42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语文必修五测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高中语文必修五测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高中语文必修五《木叶》中所有的诗词?
  2. 高中语文必修必背古诗?
  3. 现在的高中语文课程怎么安排,听说只有5本,高一、高二分别学哪本?还有必修、选修是怎么回事?
  4.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3目录?

高中语文必修五《木叶》中所有的诗词?

高中语文必修五《木叶》中所有的诗词(共19首):

高中语文必修五测验(高中语文必修五检测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屈原《九歌》 )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

高中语文必修五测验(高中语文必修五检测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

高中语文必修五测验(高中语文必修五检测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屈原《橘颂》)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淮南小山《招隐士》)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无名氏古诗)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 萧纲《折杨柳》 )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 )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柳恽《捣衣诗》 )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庾信《哀江南赋》)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吴均《答柳恽》)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午阴嘉树清圆。” ( 周邦彦《满庭芳》 )

“美女妖且闲,***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 曹植《美女篇》 )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 吴均《青溪小姑歌》 )

《说“木叶”》是林庚先生关于诗歌意象的一篇文化随笔,文中篇幅很长,引用的诗词很多。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 “说‘木叶’” ,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木”和“树”的不同:

文章举了吴均的《答柳恽》“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和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进行比较:“高树”没有落叶的形象,“高木”有木叶形象;“高树”饱满,“高木”空阔,落木千山;“木”在这里比“树”显得更加单纯。


高中语文必修必背古诗?

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唐代〕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2.《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宋代〕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3.《登岳阳楼》杜甫 〔唐代〕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4.《将进酒》李白 〔唐代〕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5.《李凭箜篌引》李贺 〔唐代〕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现在的高中语文课程怎么安排,听说只有5本,高一、高二分别学哪本?还有必修、选修是怎么回事?

人教新课标是5本必修,还有上十本选修,根据各省市自主命题确定上哪几本。一般来说《外国小说欣赏》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每个省市都会选的。

至于上的课时嘛,你觉得语文上不上对你高考有影响吗,其实语文就是靠积累,上语文课只不过是老师带领你们学罢了。其实很多老师都是教不好的,还不如自己体会。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3目录?

第一单元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 长征胜利万岁/杨成武

  *大战中的插曲/聂荣臻

  3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穆青、冯健、周原

  研习任务

第二单元

  4 《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礼记》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

  5 《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庄子》

  6 兼爱/《墨子》

第三单元

  7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狄更斯

  8 复活(节选)/列夫·托尔斯泰

  9 *老人与海(节选)/海明

  10 *百年孤独(节选)/加西亚?马尔克斯

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 学习活动

  一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二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三 ***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古诗词诵读

  无衣/《诗经·秦风》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将进酒/李白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语文必修五测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语文必修五测验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vgjtz.cn/post/23966.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