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英语 > 正文

高中英语必修二物理笔记,高中必修2物理知识点总结

bsmseo 发布于2024-02-18 09:48:51 高中英语 38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英语必修二物理笔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高中英语必修二物理笔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新高考3+1+2模式,物理和历史都想选该怎么办?

新高考3+1+2模式,物理和历史都想选该怎么办?

按照3+1+2的新高考模式,物理和历史是不能同时选的!而按照我的教学经验来看,物理好的学生,多数历史学的也很好,而这个方案让学生在物理和历史中进行2选1,明显的存在弊端,不符合学生的利益。

高中英语必修二物理笔记,高中必修2物理知识点总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什么是新高考“3+1+2”模式?

目前,辽宁和广东有消息显示可能要***取这种“3+1+2”模式,这是在专家的建议下,对新高考“3+3”模式的一个升级版。

高中英语必修二物理笔记,高中必修2物理知识点总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谓“3+1+2”模式 :3(语数外)+1(物理、历史任选1)+2(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任选2)。从这个模式看,物理和历史是不能一起选的。

二、“3+1+2”模式可能会降低历史的地位!

高中英语必修二物理笔记,高中必修2物理知识点总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物理学科和历史学科在文科和理科中的地位不可撼动,从教育部相关信息看,“3+1+2”模式是为了提高物理和历史的地位而进行改进升级的,但是结果会怎么样呢?虽然现在还没有具体实践结果,但是我认为可能会误伤“历史”学科。

这是因为,把物理变成必修,肯定能保证选择物理的人数,而且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不用担心因赋分引发的问题。但是,对于中上游的学生,选择物理的可能性更大,而选择历史的,很可能就是中下游的学生了,虽然人数不一定多,但是质量嘛,肯定会下降!优秀的学生不学历史,可能被迫学政治或者地理,这是对历史的保护吗?

三、增加历史和物理的组合,难度不大吧?

其实,完全可以增加历史和物理的组合,无非就是出两套题,一套作为必选学科的题,一套作为选考学科的题,前者难度可以增大,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后者难度和其他科相当,以等级分计入总分,这样的话,学生就可以选择物理+历史+其他的组合了!

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学,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击右上角关注!

在众多省份的高考改革中,物理和历史已经称为必选科目,地位空前提高。但是在辽宁和广东等省份的新高考中,无法同时选择物理和历史,只能且必须选择其中一门。


1.辽宁高考变化,把“3+3”改为“3+1+2”

辽宁省在增强选择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避免弃难就易,造成物理等科学素养的下降。等级性考试“3+3”的制度设计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但也带来了等级赋分制所导致的学生避考物理的现象。

因此,专家提出在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学生必须至少选择其中一门报考,这等于给偏文、偏理的考生一个选择的自由。同时,对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计120分,***用原始分计分。

这样,首先,解决了区分度不够的问题;其次,加强了物理、历史两门学科的学科地位;再其次,同科目因为难度不同导致原始分不可比的问题大为缓解。

2.辽宁省最新高考改革核心变化

选科:3(语数外)+1(物理、历史任选1)+2(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任选2)。

合格性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等级性考试。

外语听力两次考安排在高三上学期(同日进行)2024年起计入总分。

按照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分别下招生***,划控制线录取。

合格性考试一年两次,上下学期未进行。初试高一下(6月)进行不得超过4科。高二上、高二下、高三上均安排合格性考试。

等级性考试安排在统一高考后进行。

首选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再选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3.广东省新高考模式已经确定,实行“3+1+2”选科模式

很多学生关注浙江新高考政策和上海新高考政策,一个是7选3,一个是6选3,各地的高考改革政策是有一些不同的,所以大家在了解新高考政策的时候,一定要区别对待。那么广东省的新高考改革政策已经确定,实行“3+1+2”选科模式。物理、历史成必选科目!这是怎么回事呢?

“3”完全确定:语文、数学、英语必考科目

“1”:物理、历史选择一门作为选考科目;

“2”: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作为选考科目;

也就是说,广东实行新高考后,考生不能同时选择物理和历史,并且必须选一门。

“3+1+2”是对于物理弃考的一个补充模式,但是“需要那么多物理考生么?”弃考的对物理不是真爱,真爱物理的不少也喜欢历史,怎么办?

3+1+2模式探索

网传辽宁与广东可能***取“3+1+2”模式,物理与历史作为2选1的标准,之后再进行4选2的选择。从图我们可以看到,选科组合数量从6选3的20种组合减少到了12种。在现行选课中我们发展选择物理+历史的同学不少,物理是兴趣而历史则是提升总分的科目。所以3+1+2尽管提升了物理学生的数量,但也剥夺了部分选科的权利。

6选3弃选物理是正常的,但也突显了人性

相信高层在设计新高考模式的时候,也考虑过各科选择的概率问题。物理弃选在第一届考生中并不是十分的明显,但经过媒体报道之后不停发酵,在上一届考生中集中得到了体现。

  • 弃选物理的大部分是成绩中段的学生

  • 重点高校物理相关学科的招生***都能满足

  • 用报考市场来指导高校专业开设

选科组合有一定的技巧,但上一届显现弃选物理潮显示了人性的短期趋利性以及对于新高考的不理解。

新高考为未来铺路,需要看得远选得好

目前的教育体制可以说充满了各种问题,双一流建设、新高考改革、新中考改革、学前教育普惠性等一系列措施,说明国家对于教育改革的重视。

  • 通过取消文理实行自主选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

  • 通过一门多考,缓解学业压力(之前是一考定终身)

  • 通过综合评价,发现那些“偏科”的人才

  • 通过“专业平行志愿”,保证学生可以被自己喜爱的专业录取。

  • 通过高考改革为高校输送更加具有可塑性的人才(之前是大文大理模式化教育)

  • 通过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发现更多科研人才,为国家发展输入动力。

  • 通过选科-专业-就业的对应,保证就业市场的稳定,让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与职业,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我是张老师,欢迎关注张老师生涯课堂,教育问题欢迎您文末留言提问或者私信咨询。

谢邀。

新高考的3+1+2模式下,同时选择物理和历史,这是不可能的。物理和历史都是“3+1+2”中的那个“1”,只能二选其一,不能同时选两个。

新高考“3+1+2”的选科制度如下:

“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

“1”是指物理和历史两门科目中必选一门科目;

“2”是指生物、化学、政治、地理,这4门科目中任选2门科目。

下面我们就结合物理、历史、化学、生物、政治、地理这6个学科各自的学习特点,

一起来看一看新高一孩子“3+1+2”可以有哪些好的选择。

一、偏理科的孩子

1、首选物理+化学+生物。

如果孩子是一名偏理科的同学,我们首先确定了物理学科,

另外物理与化学之间学科关联性很强,可以相互交叉促进,

化学与生物之间的学习特点又比较类似,所以我把它作为偏理科孩子的首选。

2、次选物理+化学+地理。

原来文综三门中的地理学科,也是比较注重逻辑思维的学科,

只是因为地域与物理、化学之间的关联性不大,再加上地理学属于人文社科类,

所以地理才会被归入文科中。

但是从学习方法上来看,地理学科侧重知识点之间的规律,与理科类似,

所以物理+化学+地理也是很好的选择。

3、不推荐物理+政治+历史。

政治学科和历史学科都是纯文的学科,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跟理科之间有很大区别,

高三孩子先要学好难度较高的物理,之后再兼顾文科思维,

就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影响到高考的总成绩。所以在首选了物理之后,

就不推荐再去选这两门学科了。

二、偏文科的孩子

1、首选历史+化学+生物。

这是一个非常推荐的组合,很多孩子学不懂物理,但是又想报考理工科的大学专业,

那么历史+化学+生物就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可报专业。

所以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理科生而言,历史+化学+生物一定是首选。

2、次选历史+化学+地理

历史和地理都是文科科目,去除了难度最大的政治。而化学是除了物理之外专业覆盖面积最大的学科,并且化学与地理之间学习方式比较接近,

所以这个选科组合,适合理科属性比较中庸,文科属性相对较强的孩子。

3、不推荐政治+历史+地理。

一方面是这个组合可报专业很低,只有不到53%,很多市场需求大的好专业都不能报;另一方面纯文科组合,对于孩子能力要求比较高,只适合文科属性极强的同学。

综上,政治+历史+地理能不报就最好不要报。

据报道,目前河北省、辽宁省、江苏省、湖北省、湖南省、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已经发布了新高考规划,

全都是“3+1+2”模式,孩子务必要结合大学专业、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慎重选科。

你对这个问题还有没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中留言。我是松鼠课堂高老师,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和点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英语必修二物理笔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英语必修二物理笔记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vgjtz.cn/post/61938.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