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 > 正文

高中语文春雷是必修几,高中语文春雷是必修几的课文

bsmseo 发布于2024-03-30 05:52:40 高中语文 32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语文春雷是必修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高中语文春雷是必修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国十大古琴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2. 你是怎么阅读古代诗词的?基本了解哪些东西?

中国十大古琴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周朝的“号钟”;春秋的“绕梁”;西汉的“绿绮”;东汉的“焦尾”(这四张琴就是著名的“四大名琴”,均已遗失);唐琴“春雷”;唐琴“九霄环佩”;唐琴“大圣遗音”;唐琴“独幽”;唐琴“太古遗音”和明琴“奔雷”。

高中语文春雷是必修几,高中语文春雷是必修几的课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周代“号钟”(“号钟”是传说中周代的名琴,居古代四大名琴之首,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荡胸生云。)

高中语文春雷是必修几,高中语文春雷是必修几的课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春秋“绕梁”(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

高中语文春雷是必修几,高中语文春雷是必修几的课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汉“绿绮”(相传绿绮通体黑色,隐隐泛着幽绿,有如绿色藤蔓缠绕于古木之上,因而名为“绿绮”。)

4.东汉“焦尾”(焦尾琴,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与其他三张琴相比,“焦尾”琴名直白无华,但其身世非同寻常,皆因此琴系东汉名人蔡邕所创制。)

5.唐代“春雷”(「春雷」为唐代名琴的名称,制琴世家雷威所作。)

6.唐代“九霄环佩”(“九霄环佩”是古琴中的精品,为盛唐***年间四川制琴世家雷氏第一代雷威制作,是公元756年唐玄宗的第三个儿子继位大典上用的。)

7.唐代“大圣遗音”(“大圣遗音”琴产生在唐代至德元年,也就公元756年.是李亨皇帝即位后所作的第一批宫琴.由于此时的听琴人是由盛唐***、天宝时代过来的。)

8.唐代“独幽”(灵机式,晚唐。通长120.4公分,琴额宽20公分,琴肩宽21公分,琴尾宽15公分。琴面桐木斵,琴底梓木斵,冠角、岳山、承露由硬木所制。)

9.唐代“太古遗音”(太古遗音琴是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件藏品,唐初贞观年间斫制,长3050px,额宽550px,尾宽350px,中央音乐学院藏,师旷式。)

10.明代“奔雷”(奔雷琴明长3190px肩宽475px尾宽390px故宫博物院藏仲尼式。黑漆,小蛇腹断纹。)

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 ;可见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自古“琴”为其特指,20世纪20年代为与钢琴区分改称古琴。琴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

你是怎么阅读古代诗词的?基本了解哪些东西?

我是【十二十页】我来回答,本人非常喜欢古诗,也特别羡慕当代诗人和古代诗人的才华,对于阅读古诗,十二十页认为孔子的一个学习方法非常的适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要读也要思还要用,所以说阅读古诗既要读文字也要读诗人,下面我浅谈一下我的感受。

读诗的第一步要读节奏,感受文字的美,第二部要读诗人,对诗能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读诗的文字

歌不讲节拍就不能唱,诗无节奏就念不上口。无论是最短的《咏鹅》还是最长的《格萨尔王传》,每首诗都有它自己的节奏和韵律。诗歌的节奏有如下几种

  • 四言两顿

顾名思义都是两个字一顿,每行诗两顿,***的《沁园春·长沙》就是这种样式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桔子/州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看为领字,因为领字句除开领字外都是“平平/仄仄”,与下一句的“平平/仄仄”相粘,平仄顿挫都是很整齐的。

  • 五言三顿 

五言绝句以及大量的五言民歌,例如李白的《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 六言三顿

六言三顿是五言三顿的发展,它是随着双音词的增多之后出现的,在六言诗中五言诗的第三顿已由一个字变成两个字,例如白朴的《天净沙》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 七言四顿

七言四顿是我国诗歌运用得最普遍的一种诗节形式,如七言古诗、七律、七绝、七言民歌和一些七言新诗都取这种节奏形式。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冀毛。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 十言四顿

这种节奏形式在戏曲或曲艺唱词中使用得多,现代诗歌中也常运用。如《沙家兵·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

朝霞/映在/阳澄/湖上,

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

全凭着/劳动/人民/一双手,

画出了/锦绣/江南/鱼米乡。

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

岂容/日寇/逞/凶狂!

卞之琳认为“节奏就是一定间隔里的某种重复"。因此我们说,他们对节奏的理解从来没脱离“音乐性"。节奏的出现要早于语言,节奏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语言。最开始的人类说话是从节奏开始的,直到后来人类发展了,节奏逐渐开始为语言服务。诗歌的生生息息,诗歌的延绵不断,诗歌的潮起潮落,诗歌的周而复始,等等都是节奏的统一。

读诗人的心境

读了作者,才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看着文字意思相近的两句诗其实表达的意思不一样,就是因为诗人当时的经历和心情大不一样,所以表达的中心思想则不同,就拿李白和杜甫两个人举例。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 送行舟。

如果单独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两句诗,其实意思差不多。但当了解诗人当时的处境之后,会觉得大不相同。这就是诗人的魅力。

李白可谓是一个合格的“驴友”世界这么大,他总想去看看,二十五岁的李白坐着小船到了荆门,看到此情此景赋诗一首,当时的他是非常高兴的。

而杜甫不同,一生坎坷,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比李白大好几轮了,在安史之乱之后便开始了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自己已经这样了,肯定高兴不起来,这首诗表达的便是凄凉之情。

【结语】

所以说,任何的学习,都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包括读诗,就像孔子说的,学习的同时还要思考,读诗的时候要思考的是意境和作者,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首诗,并且,在思考之后,还要运用,不能学完之后放肚子里了。

其实诗在哪都能用的到,比如堵车的时候,你可以朋友圈发个《行路难》,旅游时看到海天一色的时候可以来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并且,把碎片化时间利用好,诗是最合适不过的,短小精悍,引发思考。当了解了诗人的经历和经验后,对于自身也有很大启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语文春雷是必修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语文春雷是必修几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vgjtz.cn/post/70793.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