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 > 正文

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赏析,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原文

bsmseo 发布于2024-04-11 10:57:42 高中语文 50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赏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赏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2021高考不需要背的古诗文?
  2. 杨慎《西江月》的内容?
  3.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山关?

2021高考不需要背的古诗文?

你好,现在的高考确实不需要背很多的古诗文。现代书面语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已经足够了,如果在写作时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两首古诗,那也是很好的。但是学生们也需要了解一些原理,比如格律、古代的文化和文学史等等,这些都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修养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在从事人文社科类专业之后,学生们也需要继续进行古文的学习,并认真背诵一些重要的篇章和名篇,因为这对于我们的思维的锻炼和提升还是有非常显著的效果的。
总之,对于现在的高考来说,学生们应该把精力放在语文阅读理解和写作上,用好现代语言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达到沟通的目的。

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赏析,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原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杨慎《西江月》的内容?

【全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赏析,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原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出处】明代杨慎《二十一史》弹词第三章《说秦汉》开场词《临江仙》

【赏析】“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此句甚为豪迈、悲壮,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含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澹泊、轻视。临江豪迈的英世伟业的消逝,像滚滚长江一样,汹涌东逝,不可拒,空留伟业。历史给人的感受是浓厚、深沉的,不似单刀直入的快意,而似历尽荣辱后的沧桑。“青山依旧在”即象是对英雄伟业的映证,又象对其的否定,但这些都不必深究,“几度夕阳红”,面对似血的残阳,历史仿佛也凝固了。在这凝固地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但“惯”字又表现出了莫名的孤独与沧凉。“一壶浊酒喜相逢”使这份孤独与沧凉有了一份安慰,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给这首的词的宁静气氛增加了几份动感。“浊酒”显现出了主人与来客友谊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在这些高山隐士心中,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只不过是人们荼余饭后的谈资,何足道哉!该词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在感受沧凉悲壮的同时,又创造了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词中高远意境就在这宁静的气氛中反射出来。

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赏析,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原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者】杨慎(1488~1559) 明代文学家。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少年时聪颖,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人皆惊叹不已。入京作《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众臣因"议大礼",违背世宗意愿受廷杖,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山关?

《塞上听吹笛》唐代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这首诗的意思是西北边塞冰雪消融战士们牧马归来这首诗的意思是西北边塞冰雪消融战士们牧马归来,入夜时分,明月清朗哨所里,战士们吹起了悠扬的羌笛,饱含离情的《梅花曲》,试问将飘向何处?她好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这首诗是高是在西北边塞地区从军时所作,主要写塞上闻笛而生乡关之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赏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赏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vgjtz.cn/post/74080.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