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 > 正文

高中语文必修3中的赋,高考语文必修三

bsmseo 发布于2024-05-02 01:26:16 高中语文 23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语文必修3中的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高中语文必修3中的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高中语文必修一二三有哪些文言文?
  2. 赤壁赋高一必修原文?
  3. 洛神赋,人教版高中,会不会学。会在,必修,还是选修。谢谢?
  4. 阿房宫赋在语文必修几人教版?
  5. 上林赋在高中历史哪一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二三有哪些文言文?

必修一: 《劝学(节选)》 , 《师说》 , 《赤壁赋》

高中语文必修3中的赋,高考语文必修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始得西山宴游记》

必修二: 《六国论》 , 《阿房宫赋》 , 《念奴娇·赤壁怀古》

高中语文必修3中的赋,高考语文必修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必修三: 《指南录后序》 , 《五人墓碑记》 ,《离骚(节选)》

高中语文必修3中的赋,高考语文必修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烛之武退秦师》 , 《谏太宗十思疏》

《廉颇蔺相如列传》 , 《鸿门宴》

附:融会贯通

《秋水(节选)》 , 《非攻(节选)》

赤壁赋高一必修原文?

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辞章之一,由东晋文学家曹操的儿子曹植所作。以下是《赤壁赋》的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洛神赋,人教版高中,会不会学。会在,必修,还是选修。谢谢?

答:会学,《洛神赋》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的课文。

《洛神赋》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

全篇大致可分为六段: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在恍惚之际看到洛神伫立山崖;第二段写洛神容仪服饰之美;第三段写作者爱慕洛神既识礼仪又善言辞,虽相互赠答,但担心遇合受阻;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将来而未至的情状和举动;第五段写洛神来临扈从之多,终以人神道殊,含恨离去;第六段写洛神去后作者对顾望思慕不忍离去的深情。

全赋辞***华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情思绻缱,若有寄托。

阿房宫赋在语文必修几人教版?

在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第16课。

文章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时济俗的情怀。

此赋运用典型化的艺术手法,在不长的篇幅中,将宫殿建筑之恢弘壮观,后宫之充盈娇美,宝藏之珍贵丰奢,表现得层次分明而具体形象,由此得出秦始皇之所以统治不能久远,即在于暴民取材、不施仁爱的结论,为当时最高统治者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警示。

上林赋在高中历史哪一页?

上林赋在高中历史课本高二上第120页左右。《上林赋》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创作的一篇赋,是《子虚赋》的姊妹篇。此赋先写子虚、乌有二人之论不确来引出天子上林之事,再依次夸饰天子上林苑中的水势、水产、草木、走兽、台观、树木、猿类之胜,然后写天子猎余庆功,最后写天子悔过反思。全赋规模宏大,辞汇丰富,描绘尽致,渲染淋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语文必修3中的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语文必修3中的赋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vgjtz.cn/post/79617.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