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 > 正文

高中语文必修三语言的演变,必修三语言的演变思维导图

bsmseo 发布于2024-05-02 22:17:42 高中语文 24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语文必修三语言的演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高中语文必修三语言的演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文字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
  2. 双音节词的演变途径是哪些?
  3. 中国语言发展的四个时代?

文字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

文字当以从结绳记事开始,然后出现符号。再分化出各种文字。中文以象形为主。最早有陶文、甲骨文、其后金文、大篆、小篆、最后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再简化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了。

高中语文必修三语言的演变,必修三语言的演变思维导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双音节词的演变途径是哪些?

汉语词汇双音化的主要途径有"截取"、"分音"、"组合"、"加注"和"词化"五种形式,其中"截取"、"分音"属于语音层面,"组合"、"加注"属于语义层面,而"词化"则属于语法层面,并且已经涉及到言语层面对语言结构的影响

中国语言发展的四个时代?

没有语言就不会有那么方便的沟通方式,没有语言就没有当今如此繁华的贸易。没有语言,人类可能还处于最原始的生存状态。中国语言的发展也经过了漫长的过程。

高中语文必修三语言的演变,必修三语言的演变思维导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6-8万年以前,人类发展除了能产生复杂文化的认知能力。早期智人的大脑根本没有精密到能够创造出复杂文化的地步。能够创造文化的现代人的智能,看来是在约5万年前出现的。人类的语言在萌芽阶段是纷繁复杂的,具有模糊、不稳定、随意性等特点。

  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表意符号”演变成了比较定型的“甲骨文”。这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被刻在动物的骨头上和乌龟的龟板上的文字,从殷墟中发现的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这一点就可以证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几千年以来,中东人都不能解读他们祖先的象形文字。从汉语语法、语音变化角度这两处着眼,将汉语史分为四个时期:

高中语文必修三语言的演变,必修三语言的演变思维导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为上古期。(三世纪、四世纪为过渡阶段。) 上古时期的特点是:1、判断句式一般不用系词;2、在疑问句里,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面;3、入声有两类(其中一类到后代变了去声),等等。

  二、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为中古期。(十二世纪、十三世纪为过渡阶段。) 中古期的特点是:1、在口语的判断句中系词成为必需的句子成分;2、处置式的产生;3、完整的“被”字式被动句的普遍应用;4、形尾“了”“着”的产生;5、去声字的产生等等。

  三、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战争)为近代。

  (自1840年***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 近代时期的特点:1、全浊声母在北方话里消失;2、-m尾韵在北方话里消失;3、入声在北方话里消失,等等。

四、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为现代。 现代汉语特点:1、适当地吸收西洋语法;2、大量地增加复音词等等。

  汉语发展到当今,可以说日趋成熟。商务出版社出版的《新华大字典》已经充分的证实了这一点。这是一部全面阐释汉字的形、音、义,系统讲述汉字的源流、典故,并提供了汉字的行、隶、草、篆4种书写方法的新型语文工具书。全书共收单字10100余个,其中包括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的全部7000个通用字以及“7000字”之外的不很生僻的字2800个。为了方便读者查考,它还酌收了当今仍有实用价值的罕用字300个。如此之大的汉字库,足以说明汉语的包容性。

答: 我学的版本:根据王力先生的观点,汉语史分为4个时期——上古时期、中古时期、近代、现代。

上古汉语——是指周秦两汉时期,以《诗经》音系为代表。

中古汉语——指六朝和隋唐时期,以《切韵》音系为代表。

近代——指宋元明清时期,以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音系为代表;

现代——指五四以后到现在,以北京音系为代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语文必修三语言的演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语文必修三语言的演变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vgjtz.cn/post/79845.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