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 > 正文

牡丹亭高中语文必修二,牡丹亭高中语文必修二电子版

bsmseo 发布于2024-05-29 16:28:56 高中语文 30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牡丹亭高中语文必修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牡丹亭高中语文必修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在《中国文学史》中,单独成一章的人只有五个,陶渊明、李白杜甫、李商隐、苏轼,李商隐凭什么与其他并列?

在《中国文学史》中,单独成一章的人只有五个,陶渊明、李白杜甫、李商隐、苏轼,李商隐凭什么与其他并列?

老夫为了答题,回去翻了翻小学教材。深深感到;

牡丹亭高中语文必修二,牡丹亭高中语文必修二电子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李商隐绝对是大家,在老李的诗集里随便扒拉,就能扒拉出绝世之作。你如果不会背或不知道,你最好远离中国文学。

比如:

牡丹亭高中语文必修二,牡丹亭高中语文必修二电子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见时难别亦难;

君问归期未有期;

牡丹亭高中语文必修二,牡丹亭高中语文必修二电子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昨夜星辰昨夜风;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不问苍生问鬼神;

一寸相思一寸灰;

来是空言去绝踪……。

实话实说,老陶的诗,俺就记得“***菊东篱下”之世外桃源。

温李能够并称很有道理,老李爱情诗王子,温庭筠花间词鼻祖。

李商隐和他们四人并列,符合事实。

在《中国文学史》中,单独成一章的人只有五个,陶渊明、李白杜甫、李商隐、苏轼,李商隐凭什么与其他并列?

看到你这个提问,我直觉你的提问有问题,《中国文学史》版本有很多,很多很多,最早好像是在清朝末年黄摩西就撰写过一部《中国文学史》,后来刘大杰有《中国文学发展史》、游国恩也主编过一部《中国文学史》,中国社科院余冠英等人也编写过一部《中国文学史》,还有我收藏了一部由章培恒、骆玉明任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刚才还找到了一部袁行霈主编的一部《中国文学史》。

大体上翻阅了一下游国恩和袁行霈的两部《中国文学史》,发现并没有如你所说的那样,只有五个人单独成章的,比如在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里,单独成章的分别有第一编第五章屈原和楚辞,宋玉有单独小节;第三编第三章陶渊明,曹操等父子等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都有各自的单独小节,在第四编里,第四章李白,第五章是杜甫,第七章白居易,第八章韩愈柳宗元,而小李杜的杜牧和李商隐都在第十章里各有一个小节,晚唐韦庄、皮日休、温庭钧、李煜等人也一样只是各人一个小节。第五编是关于宋朝文学的,苏轼确实独占第三章,陆游占了第六章,辛弃疾占了第七章。第六编是元代文学,关汉卿独占第二章,《西厢记》独占第三章,虽然介绍王实甫只用了第一小节,但等于这一章都在讲王实甫,毕竟《西厢记》是他写的。第七编是明代文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四大名著中的三部自然各占一章,《***》用了专门一个小节介绍,我认为是游国恩受到传统思想认识的影响问题,《***》的艺术成就是绝对不逊于《西游记》等书。第五章专门介绍汤显祖,他有《牡丹亭》等作品。第八编是清初至清中叶的文学,第三章洪昇和长生殿,第四章孔尚任和桃花扇,此外《聊斋》、《儒林外史》、《红楼梦》都各占一章。

——没想到吧?和你看到的《中国文学史》显然结构不一样。

就像有的网友所说,对一件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认识,他们各不相同,如果全都一样的话,那第一个专家写成后,后世专家就不用写了。所以你提到的这个各占一章,其实不说明什么问题,不说明陶渊明、李商隐的文学成就可以和李白、杜甫、苏轼相提并论,更不说明他们俩比王安石、欧阳修、李清照成就更高,而游国恩为辛弃疾、陆游等宋代词人单独立章,其实是和他们被标记为爱国诗人有重要关系,不等于陆游和辛弃疾的文学成就比欧阳修和李清照高多少。

同样,在谈论古典文学名著的时候,我们一般都认为四大名著成就最高,可是游国恩把四大名著以及《聊斋》、《儒林外史》等也同样各列一章介绍,那是否说明《聊斋》、《儒林外史》的艺术价值和《红楼梦》、《***》一样高?不能,只能说明在游国恩思想认识中,陆游、辛弃疾、《聊斋》、《儒林外史》都很值得用一个章节来介绍,而欧阳修、李清照等人倒是一个小节介绍一下可以了。

这不是公论,我们作为读者,实在没有必要去纠结这本书、那本书介绍某某人或者某某书用了多少篇幅,除非你是研究这些问题的,仅仅作为读者,或者说文学史的一个业余爱好者,浅层次的心态是一笑了之,读过算数,高一点层次的,去多读几个版本的文学史,比较一下,不过没有必要纠结;再高一个层次的做法是,去认真阅读那些古人文学家的作品、那些古典文学名著和唐诗宋词,然后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再对照专家的意见,再想一想,最终坚持自己的看法。还要知道更高层次的做法吗?那就干脆投身研究文学史,自己成为专家了,哈!

最后必须打一声招呼,我对中国文学史或者其他各种文学史最热衷的年龄是二十几岁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了,所以上述言论中如有错误,敬请吐槽,学术问题,我必须保持恭敬态度。何况我喜欢写,不太喜欢纯理论的东西,我读书一般都不太精细,事后谈论起来就容易出错。

题主你好,各位文友好。我先回答题主的问题:李商隐为什么在《中国文学史》上独立成章?因为一节两节写不清楚;李商隐为什么可以和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并列?因为他的文学成就也不低于以上几位。

我猜想,题主应该看的是袁行霈主编的这套《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是大学中文系必修课程,我那会上学就是用的这套教材,所以看着特别亲切。

题主说,独立成章的,只有五个人,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李商隐。我翻开了一下这套《中国文学史》目录,果不其然。

我想题主可能是因为兴趣才看的中国文学史吧,如果是中文专业的,我觉得没必要提这样的问题,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前段时间一个很出名的梗——“冷门诗人”李商隐。

中国社会是比较讲究“论资排辈”的,既然说李商隐是和陶、李、杜、苏并列,那就得承认,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前五”的诗人。那好吧,那你就拿出恰当的理由来,否则,其他诗人不服啊,你看,白居易的棺材板已经快压不住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也效仿老大哥苏联,准备评选“十大元帅”、“十大将军”。但开国将军那么多,而且都战功卓著,怎么评呢?于是,后来就有了几个基本的标准:

(1)都是我军创建时期重要武装起义的领导者或参加者。

(2)都是我军各个时期的重要领导者。

(3)分别领导和指挥或参加了我军重要的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

好了,那来思就“照葫芦画瓢”,简单说说,中国文学史上,“前五”诗人的评选标准。

一、 都是各诗派诗风开派鼻祖或主要领导

陶渊明,山水田园诗派;李白,浪漫主义诗风;杜甫,现实主义风格;苏轼,豪放派词风;李商隐,朦胧诗。

有人说,朦胧诗不是现代的吗?以顾城、海子等为代表……,如果你问顾城、问海子,朦胧诗的鼻祖是谁?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说:李义山。

那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元白诗派”的主要领导,而且还是诗歌流传下来最多的唐代诗人呢。

从这一点来看,白居易确实有资格独立成章。其实,在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白居易已经算是独立成章了。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七章白居易和元白诗派,整个一章,基本都是在讲白居易。

可能正是因为李商隐将含蓄、朦胧的表现手法运用到了极致,以至于他的一些诗歌过于隐晦迷离,后人难以解索,以至于影响了他的“知名度”。反观白居易,则是占了他“妇孺皆知”的光。

白居易老死之前,读了李商隐文章,说了一句“我死后,得为尔儿足矣。”(我死后投胎,如果能做你的孩子就好了),可见,白居易对李商隐是极其推崇的。所以,如果让白居易自己排名,他完全会把自己排在李商隐之后

二、作品为时代代言,反映历史

李商隐的诗歌流传下来的约600首,其中咏史史、咏物诗、爱情诗(无题诗),无所不及,最重要的,他的诗歌,无论何种体裁,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后人所编《唐诗三百首》等,对李商隐作品的选摘数量,都是位列前几。

李商隐所处的晚唐,党争之风日盛,著名的“牛李党政”就真切地发生在李商隐身边。李商隐本人可能想置身于“牛李党争”之外,他的交往有牛有李,他是牛当令狐楚的学生,却做了李党成员王茂元的女婿,他想在政治斗争中保持中立,显然只是他一厢情愿。

李商隐政治生涯曲折,爱情之路坎坷,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里,这样,后人从他的作品中,就很清晰地了解到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历史背景,以及他的心路历程。对后人研究晚唐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对后世的影响

李商隐继承了杜甫在七律诗歌沉郁顿挫的特色,诗鬼李贺的幻想象征,形成了自己“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他的诗风,尤其是爱情诗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晚唐的韩偓等人,宋初的西昆诗人,清代的黄景仁、龚自珍,包括现代崛起的朦胧诗。

尤其值得一说的是,李商隐爱情诗语言细美幽约,意境婉丽纤柔,成为唐末宋初文人模仿的典型,成为诗与词之间过渡的桥梁。

最后一句话:觉得李商隐不够资格和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齐名的,请抽空再去读读李商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牡丹亭高中语文必修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牡丹亭高中语文必修二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vgjtz.cn/post/86964.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友情链接